
售前咨询
400-075-1863
售后咨询
400-688-8750

蔬东坡微信公众号
买菜生意,在今年成为了一个新的风口。对比今年疫情的出现,很多人出行自由受到限制,三餐食材蔬菜是刚需,生鲜电商就搞起无接触配送,生鲜行业的销售额并没有因为疫情的出现,导致销售额的下降。
但是还有一部分生鲜电商,在疫情期间生意不好,甚至濒临倒闭,这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跟着小编来一探究竟吧。
一、生鲜产品利润空间低
做低价这件事情,是不可能持续下去的。
成本在哪里,一直做低价,注定要赔钱。
给大家算笔账就知道了,生鲜产品,相比起水果肉蛋海鲜这些生鲜,它们单价低,他们的毛利在10-30%左右。
在经历了此前生鲜品牌集体闭店潮之后,以蔬菜为核心的新一轮生鲜大战已经打响。
为了吸引团队长分销,平台会给到团队长5-20%左右的分佣。
尽管生鲜产品需求频次高,是一个很大的流量入口;
但是,剩下平台要考虑仓储、物流、配送、货损等成本后;
平台留下来的毛利绝对不超过10%,一般在5-8%左右。
各位想想,一直这么低的毛利还能赚钱吗?
二、低价的策略无长期优势
低价的策略能坚持多久?
如果这些平台没有自己的种植基地,同样是合作采购的方式,或者找供应商供货的模式。
那在价格上面,本质上是无优势的。
另外,生鲜产品具有“一日多价”的特点,你现在看到0.99元买500g青菜,在早晚价格都是不一样的。
很多时候平,台在农场地批发的价格,可能最终和菜店老板,在农贸市场拿货价是一样的。
三、产品单一
正是因为生鲜目前占了消费者大部分的消费,但是用户每日都围绕着辣椒、青菜、番茄、肉这些商品消费,这些才是刚需,这也就导致了生鲜电商的产品单一。
既然如此,无论是哪个平台都很难做出差异化,你不可能只卖红椒,不卖青椒。
有些平台所谓一地一品的策略,我觉得价值不大。
全国各地的用户,一日三餐主要购买的菜品几乎无差。
舟山吃海鲜、重庆吃辣椒,德州吃大蒜,仅仅这一两个品在整个交易中影响不了多少。
产品同质且单一,用户自然没有什么忠诚度可言。
目前市场上生鲜行业却是竞争激烈,各大电商巨头都扎推生鲜行业,这也变相的说明了生鲜电商行业是赚钱的。至于你为什么觉得生鲜电商不好做,基本上离不开以上的几个问题。总的来说,在这个互联网时代,生鲜电商想要经营好,还是需要下点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