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前咨询
400-075-1863
售后咨询
400-688-8750

蔬东坡微信公众号
每个城市至少需要一个中央农产品流通中心,农产品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中心的一种。农产品批发交易集中区一般位于距离城市零售终端25公里以内的距离,才能实现农产品在批发交易区的快速集散。\
中央农产品批发不能远离农产品流通终端
选址要求:1.农产品进主干道,交通发达,有发展公铁联运的条件;2.离城市农产品流通终端距离,应该在半小时以内的车程范围内,最多不超过一个小时;3.可用土地规模5000亩以上;4.紧邻进城高速路口,距离高速公路出入口不少于200米,尽量不应当有红绿灯,交通通畅。
农产品公益属性很难实现
2011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公益性,要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的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各级人民政府要增加财政投入,通过投资入股、产权回购回租、公建配套等方式,改造和新建一批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菜市场,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内贸流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商品市场转型升级,探索采取设立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基金等模式,培育一批全国和区域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
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若干意见有关政策措施分工的通知》提出“要试点公益性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流通面临根本性变化
消费突破了时间空间和渠道的障碍,呈现了“零时差、零距离、零渠道”之趋势。农产品流通层级减少,去中心化,去市场化,农消对接将成为大势所趋。在以往的交易模式中,受交易成本的影响,经济系统倾向于大企业的交易模式,因为大企业有条件掌控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掌握大量资源,大企业间的交易流向更为通畅、便捷、效率最高,成本更低廉。
但当前正在开启一场以零售革命为先导的全产业革命,传统商业模式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平台化成为主流,一切商业资源呈现平台化整合。交易成本趋零化,P2P交易成为主流,带来一切商业的众包化。
农产品流通正在逐渐由传统渠道向现代渠道过渡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水平提升、流通成本下降、流通效率提高。生产规模化、产品品质化、物流专业化。农厂对接、农社对接、农超对接、农餐对接、农基对接、农宅对接。随着现代流通体系的完善,农超对接、农产品基地进社区,网络零售等农产品流通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农产品批发市场经由率正在逐步下降。